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產業工人的使命與擔當
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的主體力量,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,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骨干力量。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,國有企業要為產業工人提供更廣闊舞臺,實現企業發展與人才成長雙向奔赴,推動產業工人以更高政治站位、更強創新能力、更好技能水平,扎根在一線、深耕在一線,為國有企業增強核心功能、提升核心競爭力砥礪奮進。為國家產業轉型升級、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貢獻智慧。
國有企業創造更廣闊舞臺,建優建強高質量產業工人隊伍
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政治基礎和物質基礎,是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主體,要深刻把握產業工人隊伍發展特點,創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,加強專業化、精細化、科學化管理。
一是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。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要主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,以更有力改革措施、更強大政策合力為產業工人成長成才建舞臺、搭梯子。如,建強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,推動產業工人技術創新與企業技術創新鏈條雙向交叉。建設工匠學院,深化職業技能培訓,建立多層次、標準化、規范性培養體系,打通技術、管理、工匠晉升通道,營造提升技能、培育人才、弘揚精神良好氛圍。
二是堅持優化激勵措施增強活力。產業工人是創新的重要主體,是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的主要力量。國有企業要堅持“多勞多得、技高者得、創新者得”,落實按要素分配政策等重要舉措。持續完善薪酬激勵機制,有效激發創造性、主動性。技術人才有回報,收獲穩穩的幸福,產業工人隊伍才能建得好、穩的住。
三是堅持吸引培育更多青年人才。青年是事業的未來,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。只有青年人才源源不斷加入產業工人隊伍,并成長為推動基礎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,國家產業發展才能基業長青,加快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。
產業工人要以更高政治站位,始終牢記“國之大者”
發揮制造業立國之本、強國之基作用,產品工人責無旁貸,使命光榮、責任重大。一是持續提高思想認識。產業工人要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不斷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永遠做黨和人民信賴的產業工人。二是永葆對黨忠誠政治本色。產業工人要始終感黨恩、聽黨話、跟黨走,把愛黨、憂黨、興黨、護黨落實在個人技能提升、為產業謀發展的各環節全過程,扎根基層做貢獻,以實績實效詮釋對黨忠誠。
產業工人要以更強創新能力,始終聚焦產業發展
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而產業工人是聯結創新與生產的關鍵角色。一是主動融入產業發展規劃。產業工人要聚焦制造強國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立足崗位謀創新,并從發展大局中錨定創新方向,以自身創新推動產業創新。二是主動揭榜掛帥攻堅克難。只有那些能解決當下問題的創新,才是有價值的創新。產業工人身處科技攻關第一線,最清楚問題所在,要始終聚焦產業發展各場景的難點、痛點,尤其是“卡脖子”技術難題,挺膺擔當,以問題解決檢驗創新成效。
產業工人要以更好技能水平,始終提升攻堅能力
新型工業化持續推進,數字化、智能化和綠色化趨勢更加明顯,產業工人大展身手正當其時,堅守技能報國初心,增強技能服務新型工業化。一是苦練內功提高本領。產業工人要與時俱進更新改造個人技能,推動知識更新和學歷提升,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好技能儲備。二是用好資源提升能力。《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》的頒布實施,為產業工人全方位提升營造良好環境,產業工人要通過政策調整、制度創新等有利資源,專注個人提升,以積極姿態迎接新技術新業態快速發展帶來的新挑戰,破解“脆弱性”,增強戰斗力。
事業成敗,關鍵在黨、關鍵在人。新時代新征程,國有企業以建優建強產業工人隊伍為抓手,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,讓事業激勵人才,讓人才成就事業,為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、加快制造強國建設、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。(作者:馬勇 單位: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)